考试科目:安全原理
一、单选题(统考生每题2分任选10题回答,共20分;单考生每题3分,任选10题回答,共30分)
1.海因里希事故因果连锁理论认为,中断事故连锁的进程,就可避免事故的发生。根据这一原理,企业安全生产工作应以( )为中心。
A。形成注重安全的良好环境
B。使用无缺点的人
C。由机器代替人进行操作
D。防止人的不安全行为、消除物的不安全状态
[解析]答案选D。海因里希认为,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是造成事故的直接原因。人的不安全行为是由于人的缺点而产生的,是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企业安全生产工作应从防止人的不安全行为、消除物的不安全状态入手,才可避免事故的发生。
2.我国安全生产管理的方针是( )。
A。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B。防消结合,预防为主
C。及时发现,及时治理
D。以人为本,持续改进
[解析]答案选A。把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作为安全生产的工作方针,是由我们党和国家的性质决定的,是由发展生产的经济规律决定的,是由重视人的安全需要决定的,也是由企业的社会责任决定的。贯彻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是各级安全生产管理部门的长期和重要的任务,应当立足当前,放眼未来,坚持不懈,努力奋斗。
3.危险度可用生产系统中事故发生的( )确定。
A。可能性与本质安全性
B。本质安全性与危险性
C。危险性与危险源
D。可能性与严重性
[解析]答案选D。根据系统安全工程的观点,危险是指系统中存在发生不期望后聚的可能性超过了人们的承受程度。一般用危险度来表示危险的程度。在安全生产管理中,危险度通常由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和事故后果的严重性决定。
4.“三同时”是指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的劳动安全卫生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 )。
A。同时立项、同时审查、同时验收
B。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C。同时立项、同时设计、同时验收
D。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验收
[解析]答案选B。
5.利用布尔代数定律代简事故结构函数T=X1+X2(X1+X3),化简结果是( )。
A。T=X1X2
B。T=X1X3
C。T=X1X2+X3
D。T=X1+X2X3
[解析]答案选D。T=X1+X2(X1+X3)=X1+X2X1+ X2X3=(1+ X2)X1+ X2X3=X1+X2X3
6.不属于安全检查表常用类型的是( )。
A。专业性安全检查表
B。个人安全检查表
C。厂级安全检查表
D。车间用安全检查表
[解析]答案选B。制定安全检查表来检查安全是安全管理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为了系统地发现工厂、车间、工序或机器、设备、装置以及各种操作管理和组织措施中的不安全因素,事先把检查对象加以剖析,把大系统分割成小的系统,查出不安全因素所在,然后确定检查项目,以提问的方式,将检查项目按系统或子系统顺序编制成表,以便进行检查和避免漏检,这种表就叫安全检查表。常用的安全检查表有:①设计用安全检查表;②厂级安全检查表;③车间安全检查表;④工段及岗位安全检查表;⑤专业性安全检查表。7.对生产系统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以及危险、有害因素对系统可能造成的损害进行定量的系统安全分析,其方法是( )。
A。安全检查表法
B。预先危险分析方法
C。概率风险评价法
D。故障假设分析法
[解析]答案选B。预先危险性分析,又称为初步危险分析、初步危害分析,是指在每一项工程活动之前,包括设计、施工和生产之前,首先对系统存在的危险性类别、出现条件、导致的后果作一概略的分析。预先危险性分析的目的是尽量防止采用不安全的技术路线,使用危险性的物质、工艺和设备。它的特点是把分析做在行动之前,避免由于考虑不周而造成损失。
8.根据经验和直观判断能力对生产系统的工艺、设备、设施、环境、人员和管理等方面的状况进行的分析评价是( )。
A。定量安全评价方法
B。定性安全评价方法
C。系统安全评价方法
D。概率风险评价方法
[解析]答案选B。安全评价可分为定性安全评价和定量安全评价两大类。定性安全评价根据经验和直观判断能力对生产系统的工艺、设备、设施、环境、人员和管理等方面的状况进行的分析评价,通过定性分析系统中的危险性,能揭示系统中的危险因素并对危险性进行重要程度的分类。
9.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是指为建立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和目标以及实现这些目标所制定的一系列相互联系或相互作用的要素。ILO—OSH2001基本要素“计划与实施”的内容包括( )。
A。初始评审、目标、管理方案、运行控制、应急预案与响应
B。目标、管理方案、运行控制、应急预案与响应、改进措施
C。初始评审、目标、管理方案、运行控制、改进措施
D。初始评审、管理方案、运行控制、改进措施
[解析]答案选A。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的基本要素(据ILO—OSH2001导则)包括:职业健康安全方针、组织、计划与实施、检查与评价、改进措施。其中计划与实施包括:初始评审、目标、管理方案、运行控制、应急预案与响应。
10.某建筑工人经过安全教育培训后,仍然未戴安全帽就进入现场作业施工。从事故隐患的角度来说,这种情况属于( )。
A。人的不安全行为
B。物的不安全状态
C。管理上的缺陷
D。环境的缺陷
[解析]答案选A。事故隐患泛指现存系统中可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及管理上的缺陷。通常,通过检查、分析可以发现和察觉它们的存在。事故隐患在本质上属于危险、有害因素的一部分。
11.根据本质安全的定义,下列装置或设备,属于从本质安全角度出发而采取的安全措施的是( )。
A。切割机械上设置的光控断电装置
B。汽车上没置的安全气囊
C。为探险人员配备的降落伞
D。煤矿工人佩戴的自救器
[解析]答案选A。本质安全是指设备上、设施或技术工艺含有内在的能从根本上防止发生事故的功能,包括失误—安全功能和故障—安全功能,它们是在规划设计阶段就被纳入其中,而不是事后补偿的。
12.能量意外转移理论认为,在一定条件下,某种形式的能量能否造成人员的伤害取决于能量大小、接触能量时间的长短和频率,以及( )等。
A。人的健康状况
B。产生能量的原因
C。能量的集中程度
D。事故的类别
[解析]答案选C。能量转移理论的另一个重要概念是:在在一定条件下,某种形式的能量能否产生人员伤害,除了与能量大小有关外,还与人体接触能量的时间和频率、能量的集中程度、身体接触能量的部位等有关。